笔趣阁

关灯护眼:关字号:小

第一卷 第十三章 大明的部分弊端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www.kuaibaoming.cn,更新快,无弹窗!


第一卷第十三章大明的部分弊端(第1/2页)


老朱点了点头,笑道:“不错,咱也是凤阳人,前些年外出做生意,这不在外面,挣了些家底,想在衣锦还乡么!”


领头人听到这话,语气都变得亲切起来:“原来是咱凤阳荣归故里的贵人,这可太好了,现在咱凤阳,生意人可都是香饽饽。”


“你刚来,估计还没真正进入城里的黄金区域,等你到了那,就啥都明白了。”


“老哥,你先在这里排队,我还得去招呼其他人。”


跟老朱聊了几句后,领头人便带着几名身穿甲胄的士兵离开了。


反倒是老朱,听得云里雾里,这到底是咋回事,怎么商人就成为了香饽饽?


还有这城里的黄金区域是啥意思?


老朱不懂,老朱很郁闷。


倒是站在一旁的朱雄英听明白了,这些事他跟齐忠国在信里沟通的时候,提到过。


一个地方想要发展起来,这招商引资肯定是避免不了的。


在大明,想要实施起来,其实很困难。


就如士族勋贵,亦或是地方乡绅,可都是十分难缠的角色,可若是手中有钱,又有深厚的背景,就算是士族也要低头。


朱雄英给齐忠国当背景,加上源源不断的投资,想要招商引资,让那些士族拿钱建设地方,那肯定没什么问题。


别看这里是老朱的老家,可实际上,当地乡绅,或者跟老朱攒点亲戚的,也是大有人在。


这些人通常嚣张跋扈,想要管理,也是需要一些手段的。


故此,朱雄英在看到凤阳发展如此时,才会有些许惊讶,毕竟有政策与办法是一回事,能不能实施又是一回事。


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后,老朱站得有些脚疼了,二虎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几张凳子,给几人坐下。


“前面这位老弟,这身份证,非办理不可吗?”


老朱等的实在有些不耐烦了,起身拍了拍正在前面排队的一名年过六旬的老者。


老者一听老朱的口音,当即笑道:“先生看来是刚从外地回来的凤阳本地人吧?”


“是啊!”


老朱点了点头。


接着,老者露出一副怪不得如此的模样,跟老朱科普道:“那先生回来的可正是时候,今日正是凤阳县招标的日子,我们这些外乡人,就是奔着抢标来的。”


眼前这老头,气势也是不凡,就是浑身铜臭味重了些,很显然也是个生意人。


听到“招标”,“抢标”两次,老朱更加困惑了,连忙询问老者道:“老哥哥,这招标、抢标啥意思啊?”


老者倒是没有隐瞒,如实回道:“罢了,就算我不说,你以后也会知道,既然你是凤阳本地人,就当交个朋友!”


“凤阳目前选出了一块地,这块地是县令齐大人前几年以凤阳官府的名义买下的,这不……准备开办凤阳小学么,这块地便准备开发成学区房。”


“只不过,官府没钱啊,就只能以拍卖的形式,把这块地交由各地富商来开发。”


《大明律》明确禁止官员在任职地购置田宅,违者将受笞刑、革职并没收财产。


大明的官田,大多数都是继承前宋、前元的土地,以及通过查抄、没收豪强或罪犯的田产。


前些年刚建国的时候,老朱就曾没收苏松地区豪族土地充作官田。


故而,《大明律》并没有禁止官府买田,只是禁止了官员在任职地购置田宅。
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一卷第十三章大明的部分弊端(第2/2页)


也就是说,官府过购买的田地,是属于国有,若产生收益,也是需要向国家缴纳税费的。


官府买田,这样的事可不多见。


且老朱虽说脾气不好,但并不意味着他人不精明,能够当上皇帝的,哪一个没有八百个心眼子?


很快,老朱就意识到了老者所说的核心。


“富商开发国有土地!”


不等老者解释,老朱就明白了这招标与抢标的意思了,“寻找富商”,然后通过拍卖的方式,让这些富商去“开垦”或“开荒”。


朱雄英就坐在老朱不到一米外,倒是把这些听得清清楚楚。


他实在是没想到,凤阳竟然已经发展到了招商引资这一步了,甚至听那老者说,凤阳都要建立凤阳小学了。


好在这次他来了,若再让凤阳发展一段时间,这里的事肯定瞒不住老朱,仅凭这超标的税收,就不是朱雄英能瞒得住的。


再说了,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

他的那些厂子,虽说赚了不少钱,可架不住老朱重农抑商。


就如大明商税基本税率为商品价值的1/30,而老百姓税收也是如此,为历代最低标准之一。


例如,官田每亩征米约0.0535石,民田每亩仅0.0335石。


除此之外,大明还有服徭役这种类似“人头税”的政策,若是不想服徭役,便必须缴纳丁银才行。


而这也就导致僵化的户籍登记与徭役摊派,豪强通过隐匿人口逃税。


与后世相比,其实商人的税收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,至于老百姓,百分之八九十,收入都达不到交税的标准。


说起来,这税收一事,倒也是一件隐患。


只不过,朱雄英目前暂时还无力去改变税收政策。


整个大明能做到改变税收的人,目前也就只有老朱,甚至还有可能引得那些士族反扑。


流水的王朝,铁打的世家,这句话可不仅仅只是说说,纵然是到了后世,这些世家依旧还存在。


“爷爷,雄鹰倒是觉得,县令这么做,是造福百姓的。”


“您看,官府购置私田,让私田成为国有,而后又通过竞标的方式,交由商人来开发,可若能于民有利,那肯定就是一件好事。”


“根据这位老爷爷所说,这县令是要办小学,还要建学区房,那这小学肯定是凤阳官府所看重的。”


“这小学雄鹰知道,便是学堂,应该还是免费的,而这学区房,便是在学堂附近的房子。”


“想来这凤阳县令,应该是想要把学区房卖给一些需要的人,房产产生收益,也就能提高凤阳整体税收。”


“学堂免费,而学房收费,若是再请一些有学之士,恐会有不少人争先恐后想要在学堂读书。”


“倒是可惜了,可惜了咱大明那么多百姓……”


朱雄英一口气说了许多。


听到朱雄英最后一句可惜,老朱不由追问道:“大孙,你说这可惜,可惜啥啊?”


见老朱如此,朱雄英便知道,老朱上钩了。


朱雄英很清楚,老朱定下商人的后人只能行商,农民的儿子只能种地的国策。


这个国策,是错误的。


而今正好来到凤阳,倒是不如慢慢让老朱意识到,这一政策的弊端。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《重生之武道复苏》《双子世界物语》《这个剑修有点凶》《末世冠王》《我在大明当助攻》《小可怜被偏执enigma标记后》《终于三级了,尼玛他怎么九阶了?》《深空球长》《末武劫》《超级战士系统》《阴阳家在异界》《我就是要进球》《疯了吧!你管这叫美丽人生?》《细菌的终极进化》《娱乐圈之我耳边的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