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关灯护眼:关字号:小

【重劫】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www.kuaibaoming.cn,更新快,无弹窗!


张家的庄子在城外,几代人的经营已经让庄子连成了一大片。


庄子上早有人迎了出来,却是七八个看起来五十上下老农模样的汉子。


张仑勒住了缰绳,跨腿下马那几个老农恭敬的迎了上来。


“小公爷,您怎么来庄子上了?!”


张仑这会儿算是恢复了些许。笑眯眯的看着老农,轻声道:“前段时间身子不适,现在好点儿了就想来看看庄子。”


老张家从洪武年就在这京城安家了,那会儿京城还没开发起来呢。


老祖宗们的习惯,安家就得置业!


于是,张家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买地。这么多年下来,京城外的庄子已经有万亩之多。


老张家也很醒目,田产什么的都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不会过多也不至于让自己太穷。


“咱们这庄子里,可有演武场?!”


那随着张仑和管家一起过来的老农,闻言赶紧道:“庄子上合适的后生,都随老爷做亲兵呢……”


“这不太成啊!咱们老张家,是武勋起家的。”


张仑摆了摆手,道:“都知道,这习武得从小练起。”


“大家都是随我们老张家多年的老人,老张家起家的根本可不能丢。”


“现在天下虽定,但说不准啥时候陛下就需要我们为国征战。功名还得马上取,现在练上不晚。”


那老农还想说什么,张仑却一摆手道:“这钱我来掏,庄子里的孩子们学文、习武,全我掏!”


周管家听得这话不由得一个哆嗦,那心开始滴血。小公爷啊,您答应的倒是爽快可这事儿要真金白银往外掏的啊!


而此时,早朝的大殿上众臣已经开始启奏了。


弘治朝算是大明王朝之中比较清明的时期,也算是比较稳定太平的时期。只是偶尔吧……


“……普安州女叛匪米鲁毒杀亲夫隆畅,现据寨自号‘无敌天王’……”


“砰~!”弘治帝猛的一拍扶手,众臣具跪谢罪:“臣等万死!”


却见弘治皇帝声音低沉扫视众臣:“小小土官,何以如此狷狂大胆!”


“臣等万死!!”


弘治皇帝的脸色很不好看,声音低沉的道:“下旨!命总兵官曹恺与巡抚钱钺、中官杨友发诸卫征讨,务必剿灭死活不论!”


一众大臣具呼万死,司礼监的萧敬则是悄然记录下弘治皇帝的命令。


弘治皇帝很少直接当朝下旨,这说明皇帝已经是怒极了。


“众卿平身吧……”弘治皇帝疲惫的摆了摆手,他终究是个好脾气的皇帝。


一众大臣们三三两两的从地上起来,便是这个时候传来了“吧嗒~”一声。


却见一个油纸包,就这么掉在了大殿上。


偏生大殿的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回音效果,这导致的是掉在地上的油纸包响声一下子吸引到了所有人。


英国公张懋的老脸“噌~”的一下就红了。


“懋公,这是何物?”弘治皇帝好奇的看着油纸包跌落在地上,里面还轱辘辘的滚出几个鸡蛋来。


张懋脸色通红,赶紧伏在地上应道:“老臣失仪了……”


“无妨~无妨~”弘治皇帝笑着了笑,一抬手道:“懋公起来说话吧!”


张懋这才呐呐的站起来,低着头道:“家中孙儿心系老臣赶早上朝,所以早起给老臣做了这鸡蛋给老臣带着……”


这话一说,弘治和其他大臣们脸上便露出了些许谅解的微笑。


“恭喜懋公,得孙诚孝哉!”李东阳笑着对张懋拱手,轻声宽慰。


其他同殿大臣们,也都不住的点头。这大明讲究的是仁孝治天下,孙子孝顺这可是美谈啊!


张懋苦笑着对李东阳拱手:“西涯先生莫要取笑罢……”


弘治皇帝想起了自己去年刚刚出阁读书的儿子,不由得为之一暖笑着道:“老国公言重了!”


“看看日头,竟也快要午间了。朕倒是真想尝尝,老国公家孙子的手艺。”


萧敬见状,当下“噗通~”便要跪谏。这皇帝不能随便吃食物啊,有啥他可要负责的。


但弘治皇帝却摆手道:“无妨,今天议事时间太久众卿家恐怕也是饿了。”


“萧伴伴,着光禄寺做些饭食来……”


萧敬见状,只得起身领命。确实,这会儿快要到中午了。


可弘治皇帝显然还没有要散朝的意思,看这情况也就是吃完饭休息会儿大家继续。


皇帝勤政大家没意见,可对光禄寺的汤饭大家就很有意见了。


而且这意见那是大有特有啊!


大明之前,各大王朝有着九寺五监之设。后来历代精简,到了老朱这儿就成了五寺二监。


这里的寺可不是指寺庙,意思同“侍”。


大理寺是相当于大明最高检察院,太常寺是管祭祀礼仪和祭祀规划的。


太仆寺则是主要负责驯养皇帝出巡的车马猛兽,到了大明还负责全国马政。鸿胪寺就简单了,那就是现在的外交部。


最后的光禄寺,这是个神坑倒霉部门。负责皇家、上朝大臣,及皇帝宴席、赐宴。


按说这给皇家做饭肯定不能难吃吧,可架不住老朱最初给光禄寺的设定:做饭能吃就好。


要说这做饭的光禄寺,这着实是个很坑皇帝大臣的地方。


朱家老太祖元璋大佬当年混社会出身,和尚乞丐啥都做过比较体恤民情也对吃饭没啥追求。


于是这负责皇家饭食的光禄寺,就养成了反正能给口吃的、有肉有菜这就完了。


后来的永乐、宣宗、仁宗再到现在的弘治皇帝,都对吃食没太大追求。


光禄寺同时也不是全国选拔,那是继承制的。或许最早一批光禄寺的厨子们,做饭还行。


但代代传下来,又是没有竞争的铁饭碗大家自然就随便糊弄一下拉倒。


反正皇帝没要求,大臣嘛……你爱吃不吃。以至于明朝后期,大臣们宁愿自己带饭也不吃光禄寺的免费伙食。


果然,这光禄寺的饭菜上来一众人脸就垮了。这分明是黑心食堂大锅饭啊!


张懋这会儿则是心里内牛满面,自己那孙子知道疼人啊!这光禄寺的茶饭能吃么?!


那玩意儿几乎就是馊菜一锅烩,蒸菜也带馊味儿!不知道摆放了多久……


张懋默默的敲开自己孙儿准备的茶叶蛋,感叹还是亲孙子知道疼大父。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《谢棠裴慎》《打工人畅游世界》《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》《穿越日常大王》《万古道王》《超真实探案推理游戏》《从古装悬疑剧开始》《清源传》《福妻临门:京城第一美容院》《重生78被换亲,高冷知青日日拉窗帘》《明血1641》《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》《卡神世界》《联盟之影子教练》《诸子证道》